人声对齐的全新标准:Waves 发布 Sync Vx 插件

录音也可以如此简单:SHURE MV7i 智能麦克风评测

评测:Novation 新版 Launchkey MK4 能否成为新宠?

拒绝削波,专注于录音:TASCAM FR-AV2 紧凑型带混音器和时间码功能的 32 位浮点录音机

经典动态处理电路设计的升级之作:Alctron 爱克创 CP540V2 压缩/限幅器

开放才是主旋律──Avid Pro Tools 9 上手评测

musiXboy 添加于 2011-01-01 ·

分享到微信

共有 28 条评论

作者:Sam Inglis
出处:《Sound On Sound》2011年1月
编译:musiXboy

前言:

Avid终于像所有音频接口敞开了Pro Tools native系统的心扉──你终于可以用自己最心爱的音频接口来跑Pro Tools了!

正文:

三藩市,2010年的AES展会上Avid公司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Pro Tools 9不再需要Avid旗下自己的硬件来工作,从现在开始它可以非常欢乐了奔跑在任何一个支持ASIO和Core Audio驱动的音频接口之上,从Apogee到Prism Sound,甚至是任何一台廉价上网本的内置声卡。

这还没完呢,大家获得了更便宜的native版Pro Tools,LE和M-Powered版本进行了合并,并加入了一些HD版本才有的功能。如果你再购买一个Complete Production Toolkit 2扩展包,你的native系统可以说跟HD系统的功能完全一样了,这也是native用户第一次可以享受到HD的VCA编组和高级automation功能。

往事不堪回首:

对于新手来说,他们可能从Pro Tools 9里体会不到什么,但对于一位从上个世纪就入行的老录音师来说,幸福来的太突然。回首1998年,如果当时你说想买套Pro Tools软件那简直要让人笑掉大牙。因为TDM系统正在逐渐占据主流的多轨音频市场,而它必须依靠DSP来运算插件。但当时的大多数录音棚还在使用Logic或一些第三方的软件作为他们的“前端”设备。

后来的10年里,Digidesign,也就是后来的Avid做出了让人瞩目的成就,逆转了整个DAW的形式,Nuendo和Logic的母公司不得不跟大公司合并以对抗Pro Tools。我现在还记得当时的几件里程碑似的事件。首先是Pro Tools Free,一个免费的测试版Pro Tools可直接跑在苹果内置的硬件上。之后是Digi 001和Mbox,他们引领了低价的native系统。然后Pro Tools成功移植到Windows和Mac OS X系统上,之后收购了M-Audio。同时在高端市场,Pro Tools Mix进化到了Pro Tools HD,还有获得巨大成功的ICON控台。

就单从软件来看它也一直在不断进化。跟其它DAW不同的是,Pro Tools一直保持核心的简洁性和双窗口的优雅界面,它可以胜任音频录音、混音,编辑功能也大大增强,而在Avid的努力之下它赶上了竞争者在MIDI音序方面的步伐,在Pro Tools 8中增加了大量专注于音乐制作的功能。这些努力毫无疑问的帮助这个软件在稳固录音和混音的同时登上了音乐制作的新阶梯。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伴随着8.0版本的到来,Pro Tools native分支变得越来越分裂,让人用起来一头雾水,尤其是LE和M-Powered版本的划分,以及众多的Toolkit扩展包,有些Avid坚持只给HD版本用的功能在其它DAW软件里早就是家常便饭了,Avid却还一直守着自己的金窝窝不放,何况他们还在用Avid自己制造的硬件拴着用户。

Avid内部的革命派驱使着公司由“工程师驱动型”向“客户关注驱动型”发展,在最近的AES展会上,Avid强调Pro Tools 9的开放并不是“不得不走出的一步”,而反应出了企业文化大方向的转移。他们在向“敏捷开发型”转变,或者专业些叫做“迭代增量软件开发模式”,开发者们就好像是一帮猪或一帮海豚在争球一样,需要有快速的应变和开发能力。Pro Tools 9的开发其实是按照Avid在Idea Scale里发布的公众最希望加入的功能排行来进行的。在这个Pro Tools用户参与的最急需功能排行榜上,延迟补偿、ASIO和Core Audio支持、HD功能下放到笔记本、native系统更多的输入端口和音轨数支持,是被顶的最多的──于是我们在Pro Tools 9里就看到了它们(如图1)。


图1:Pro Tools 9主界面,点击放大

一张DVD解决一切:

Pro Tools 9的产品线瞬间就简单化了,再也没有LE和M-Powered这两个版本,而且不管你是安装Pro Tools 9还是Pro Tools 9 HD,其安装盘都是一样的──一张DVD。所有版本都用iLok来授权,Pro Tools 9 HD的授权也可以授权完整版的Pro Tools 9+Complete Production Toolkit 2扩展包,就是说HD用户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单买一套LE系统好在路上继续使用Pro Tools系统了。

Avid做了一个详细的对比表,从这里可以看到8.0 HD、8.0 LE和9.0、9.0+Complete Production Toolkit 2、9.0 HD的对比,我来简单说说重点。对于使用HD的用户,9.0的变化不大。对于使用LE的用户,9.0就强大太多了。包括:

  • 对ASIO和CoreAudio声卡的支持
  • 完整的延迟补偿
  • 可同时进行32输入端口、96个立体声或单声道的录音
  • 256条混音总线
  • 可使用时间码标尺
  • 完整的多轨版本Beat Detective工具
  • AAF/OMF/MXF导入/导出
  • MP3导出

加入Complete Production Toolkit 2扩展包之后,9.0用户还可获得:

  • VCA编组
  • 高级automation
  • 环绕声混音

真真儿的ASIO 4 ALL:

我在PC和Mac上都测试了Pro Tools 9+Complete Production Toolkit 2扩展包,不管用什么操作系统,你都必须保证自己使用的是最新版本:Mac需要是10.6的雪豹版本,而Windows则必须要Windows 7,以前的Mac OS 10.5和Windows XP/Vista都已经不再支持。尽管网上有用户说他们成功在Windows XP下安装了,但出于稳定性考虑我还是使用内置Windows 7 Home Premium的Dell笔记本来写这个评测。我的本本是32位的,Pro Tools至今也依然是32位的软件,所以正好配套。

用上去的感觉──9.0确实就跟8.0版本一样,直到你进入Hardware Setup里的Playback Engine里才看的出一些端倪:对ASIO和Core Audio声卡的支持。在我的Windows本本上,我用Avid新的Mbox、Zoom R16、NI的Rig Kontrol 2和Focusite Saffire Pro 40进行了测试,除了Saffire Pro 40是火线音频接口以外,前三个都是USB 2.0的音频接口。我在Mac上则测试了老的Mbox 2、NI的Rig Kontrol 3和RME UFX,它们都是USB 2.0的。

当连接Avid自家的Mbox的时候,Pro Tools默认就选中它了,跟8.0版本一样。进入Playback Engine对话框后点击最上边的菜单你可以切换到任何一个连接到电脑的音频接口(如图2)。在Mac上,当你连接多个音频接口之后,它们会自动创建出一个合并在一起的音频接口(如图3)。


图2:PC上的ASIO音频接口


图3:Mac上的Core Audio音频接口

对ASIO的支持确实还不够优雅,如果你想切换到另外一个音频接口来用,必须先关闭当前的工程文件,切换另外一个音频接口,再重新打开这个工程文件。另外Pro Tools似乎也无法在它的设置界面里直接改变你的音频接口的采样率,所以你必须在音频接口自己的控制窗口里完成这件事。Playback Engine对话框允许你调节缓冲区大小,但只有不多的选择:32、64、128、256、512、1024和2056。如果你的音频接口本身不支持其中的某个缓冲区大小,Pro Tools自己会愤而自刎(关闭退出)。

我测试的Rig Kontrol 2这个音频接口就遇到了危机,它的Windows驱动并非设置缓冲区大小,而是让你设置缓冲的毫秒数,很难对上Pro Tools的口味。而Zoom的R16更是杯具,它只提供256、512和1024三个缓冲区大小选择,不管你选择哪个都不合Pro Tools 9的尿性。

谢天谢地,Saffire Pro 40没让我的暴脾气继续发作出来。我可以让Pro Tools和它的Saffire MixControl窗口同时打开来工作,可以调节所有Pro 40的监听总线,然后所有的声卡输入输出端口在Pro Tools里都可正常被看到(如图4),怎么调节也没问题,不过要是想改变时钟源的话还是必须关闭当前Pro Tools的工程才行。在我评测的过程中,Pro Tools有时会突然蹦出一个错误提示,也许是Saffire Pro 40的某个内部改动惹毛了Pro Tools吧。有时你感觉设置一切正常,但突然就没声音了,再好的戏也出不来了,关闭再重新打开工程文件大法也没用,必须关闭Pro Tools再开才可以。不过还好这个情况在我录音的时候没出现过,不过显然它跟Pro 40的配合熟练程度逊于我的Cubase。


图4:Saffire Pro 40在Pro Tools 9 I/O Setup里的端口设置,点击放大

我在Mac上测试的时间不多,一直没遇到问题倒是。Rig Kontrol 3和RME UFX在第一次连接Pro Tools的时候都需要到Pro Tools的I/O Setup里设置一下才呢给出声,但设置完毕后就一切正常了。

对ASIO和CoreAudio的支持显然是Pro Tools 8.1 HD以来在I/O Setup里的最大变化,音轨现在都需要通过总线连接到输出端口,而I/O Setup的设置现在也可以随工程文件一起保存下来,方便你在转移到其它系统上时更方便设置。

最后还要提到的一点是,当你录音的时候,Pro Tools的延迟补偿系统会按照缓冲大小加入延迟,但对于因为模拟/数字转换器带来的那种很小的延迟并没有考虑进去,就是说你的录音总会有那么几十采样数的延迟(对于我的Saffire Pro 40来说是27个采样数的延迟)。如果你很在意这个问题,Cubase、SONAR和其它大部分DAW软件都允许你手动输入一个采样数偏移值,自动调节你的录音来修正模拟/数字转换器带来的微小延迟,Pro Tools目前还没学会这个本领。

监听问题:

对于那些想从其它DAW换到Pro Tools平台的哥们,我觉得有必要对Pro Tools处理输入监听的形式给你们做个说明。在大多数的DAW里,比如Cubase和Reaper,输入监听是和音轨录音独立分开的。换句话说,你可以让一个音轨处于准备录音状态而同时不让这个音轨进行输入监听模式。这个方式适合当你使用一个独立的低延迟监听/混音软件的时候,比如用Saffire的MixControl或RME的TotalMix声卡软件调音台来监听。因为你可以直接通过声卡提供的这个软件调音台来进行监听,听到直接输入到声卡里的声音,你完全不需要通过DAW软件来监听。而当你按下DAW软件里的播放键的时候,你可以直接听到软件里才录到的声音。

在Pro Tools里,一切都拧把了。准备录音状态的音轨和输入监听是一回子事,如果你让一个音轨处于准备录音状态,你将听到输入进Pro Tools里的声音,不管你是否从MixControl或TotalMix这些声卡的软件调音台里听到了外部输入的声音。除非是这样,你要将正在录音的音轨静音,或者降低它们的音量──这样才可以,然后在你回放听听看录音效果的时候你又得将它们从静音状态改回来,或者拉高音量。下次再录音的时候你还得再来一遍,反反复复无穷匮也。这不是坑爹呢吗?特别当你要同时录多个输入端口的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痛苦了(啊哈聪明的你肯定想到可以把他们通到一个混音编组里,这样可以一键静音了,但还是要坑爹一次)。

如果是用Avid自家的Mbox声卡,延迟低点还好。但现在你要对付一堆延迟不定高低的第三方音频接口了,你非让它们也都通过Pro Tools 9来进行软件监听而非硬件直接监听,简直是闲的蛋疼。

延迟补偿:

以前有一个特著名的网络笑话,是说让一个人停止抱怨Pro Tools LE没有插件延迟补偿而根本就是一块板砖的时候,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拼命赚钱,收购Avid,然后亲自勒令Avid的程序员加上这个功能。我不知道当初编这段笑话的人在哪,但起码他的笑话不再让人发笑了(也没准真是他真的按照笑话里说的故事暗中收购了Avid?)。另外一个事实就是:以前人们用古老的TDM系统录了无数白金唱片,也没见有谁抱怨没有延迟补偿就干不了活的。其实就我个人的体会,在LE系统上插件都在使用lookahead提前预测的算法,而音频则可以使用外部处理器来处理,我也没有感觉到Avid捆绑的插件导致了延迟问题,甚至主流的第三方插件厂商也没用插件带来了延迟问题,所以我一直认为LE的延迟补偿问题并不是毁灭性的。

闲话少说,群众的力量还是巨大的,LE的自动延迟补功能排在最希望增加功能的第一位,所以Avid顺应了民意,Pro Tools 9的引擎现在已经支持延迟补偿,而之前HD版本才有这个功能的。在进行一番测试之后,发现外部硬件和插件都可以很好的配合起来了。默认情况下插件的延迟补偿是关闭的,需要你打开Playback Engine菜单,这里可以选择短(1024采样数)和长(4096采样数)两种延迟补偿模式。改变设置之后你依然需要重新打开当前的工程文件,不过之后就一马平川了。对于插入到调音台上的硬件效果器,你必须自己手动调节它们的延迟补偿时间,自己去试──Pro Tools没有其它DAW的ping外部设备自动获取延迟补偿时间的功能。

延迟补偿最大的优势应该体现在对DSP卡的插件的处理上,比如Powercore和UAD2。不幸的是,目前我在Windows电脑上测试了UAD2 Solo Laptop卡的情况,它导致了CPU的极具波动,根本没法用。这应该是我使用的音频接口所导致的,在我写文章的时候UAD2推出了5.7版本软件,但依然通过转换器让你在Pro Tools里用他们的DSP插件,好在Universal Audio已经宣布他们同Avid达成了协议,将开发原生的RTAS插件,所以希望到时会有不错的表现吧。

找准节奏:

跟延迟补偿一样,另外一个从HD版本下嫁到普通版本Pro Tools 9里的“新”功能则是Beat Detective(如图5),这是一个自动化的打击乐音频编辑工具,但它同样也可以处理其它素材。在使用Pro Tools 8的时候我曾经接手过一个需要调节速度的活儿,我先是用新增的Elastic Audio功能来进行时间伸缩,结果得到的音质完全不可接受。于是我想到用Beat Detective,尽管它需要大量的人肉操作,但质量为王。尤其是它的多轨收集模式非常棒,这个功能以前只有HD用户或者买Music Production Toolkit才能享受到,它允许你收集到多条音轨里的触发点──比如底鼓和军鼓的瞬时电平点,然后让这些触发点作为节奏去影响其它音轨的节拍,而又不会带来相位抵消问题。


图5:Beat Detective可分析军鼓音轨,然后可以将它的触发点发送到底鼓音轨,点击放大

时间码标尺是做视频配乐的标配,现在也在基础版的Pro Tools 9里提供了。对于更深入的音频处理工作,你还是需要买Complete Production Toolkit 2扩展包,那样就可以用到以前HD才有的多视频音轨(最多可有64条视频音轨!),高级视频编辑功能和环绕声混音的能力。

Complete Production Toolkit 2扩展包还会给Pro Tools 9带来VCA编组功能(如图6),这个功能来自大型混音台,用一个VCA推子来控制混音里的多条推子,这样你就可以只用一个推子同时控制多个音轨的音量了。当然你也可以将多个音轨的输出同时发送到一个辅助音轨里来实现这个功能,但是VCA还有几个优势,最明显的就是推子后的辅助发送不会影响到声音的干湿比。


图6:我有两个吉他音轨,每条轨都有自己的automation音量曲线,它们同时分配到混音编组被下面的VCA音轨所控制。其中的蓝线就是VCA的automation曲线,点击放大

另外还有一些以前HD独有的功能下嫁到普通版本里。比如Edit和Mix窗口的自动滚屏功能,方便你在大型工程里找到自己想要的音轨。还有就是增强功能的Digibase浏览器,导出工程文件为文本文件的功能,遥控Avid的PRE话放的功能等等。

真正的新功能:

如果你是个HD用户,又根本不想在笔记本上跑Pro Tools,那你看到这里肯定会问:我干嘛要升级到9.0?好吧,对HD用户来说9.0的吸引力确实有限,不过其实还是可以挖掘出一些真正的新功能。

新音轨的通路就是一个新功能(如图7),当你点击一个音轨的发送或输出框的时候,以前如果你想设置一个辅助效果或编组总线的话,你需要手动创建一个辅助音轨,然后为它选择一个输入总线,然后如果你想为这个输入总线命名的话必须到I/O Setup窗口里。现在你可以一次搞定了。选择添加新音轨,Pro Tools不仅会问你要建立什么类型的音轨,还会自动为它分配一个没人用的总线,并为其重命名。当然你可以用快捷键来完成这个操作,按住Alt可以让所有音轨或发送通道通入这个新音轨,Shift+Alt则是为选中音轨连接到所有输出或发送通道。所以如果你想将所有鼓音轨都发送到一个立体声辅助音轨里的话,现在你需要做的就是,按住Shift+Alt,选择输出下拉条里的新音轨,并为辅助音轨命名,非常简单。如果可以选择让新音轨自动独奏就更棒了,期待下次能更新这个功能。


图7:找一个新音轨作为发送

说到快捷键的事儿,在以前的Pro Tools里当你想为音轨建立以一个新的播放列表的时候,你必须点击Edit窗口音轨前方的那个小三角图标。现在Avid为这个工作增加了一个叫做Create New Playlist on Selected Track的快捷键,你可以自行定义喜欢的快捷键。

哦对了,我怎么把支持EuCon协议的事情给忘了呢,这可是个大事儿。Avid收购了Euphonix,然后Pro Tools自然而然的就可以支持EuCon协议了,Euphonix的MC Mix和MC Control就跟Digidesign的Command 8一样亲了,高端的System 5 MC也跟Avid的D-Command和D-Conrtol一样亲了。不过我烧不起这些高档玩意,所以没法测试了,?。不过我亲眼在AES展会上看到System 5 MC跟Pro Tools跑在一起了。EuCon仍然是一个开放标准,尽管目前还没有第三方控制器支持这个协议,但那些使用HUI快哦告知协议的厂商可能会愿意尝试一下支持EuCon,毕竟多个选择对消费者来说是个好事。

最后,Avid终于允许我们自己改变Pro Tools里的声像规则了,或者准确点叫做“声像深度”的规则。早期的Pro Tools都是将单声道音轨的声像处于中间位置时默认设置2.5dB的电平,现在Pro Tools 9为新建的工程统一设置为3dB,而你则可以改成4.5dB或6dB(如图8)。各种音质的大牛儿们纷纷表示Pro Tools 9的声音变了。


图8:设置默认的声像深度,点击放大

开放的未来:

在用上Pro Tools 9之后,我对Avid新的开放性企业政策深信不疑,其实我更关心他们的下一步。比如VST和AU的支持?发布开放的RTAS软件开发包?对Macro宏脚本的支持?对其它DAW软件工程文件的完整支持?如果有大量用户说“我们需要这些功能!”,那么Avid就应该抓住机会去满足他们。加油,Avid,我看好你哦。

优点:

  • 支持大部分ASIO和CoreAudio音频接口
  • 很多以前HD版本才有的功能都下放到了基础的native版本里,包括延迟补偿、时间码标尺和Beat Detective
  • 更多的音轨、更多的总线和更多可同时使用的输入端口
  • Complete Production Toolkit 2使基础的native版本几乎有了所有HD版本的功能
  • HD授权允许用户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使用Pro Tools软件
  • 支持EuCon控制协议

缺点:

  • ASIO支持还不像大多数DAW软件那么稳定
  • 并非支持了所有第三方的音频接口,只包含那些可以提供较小缓冲的音频接口
  • 输入监听功能依然不够灵活
  • 64位版本在哪里?
  • 还无法良好的支持UAD2加速卡
  • 对HD用户来说几乎没有新功能改进

价格:

  • Pro Tools 9盒装版:599美元
  • 以前的Pro Tools LE升级到Pro Tools 9下载版:249美元
  • 以前的Pro Tools M-Powered升级到Pro Tools 9下载版:349美元
  • 以前的Pro Tools LE升级到Pro Tools 9盒装版:249美元
  • 以前的Pro Tools M-Powered升级到Pro Tools 9盒装版:349美元
  • 以前的Pro Tools LE升级到Pro Tools 9+Instrument Expansion Pack盒装版:548美元
  • 以前的Pro Tools M-Powered升级到Pro Tools 9+Instrument Expansion Pack盒装版:648美元
  • 以前的Pro Tools HD升级到Pro Tools HD 9下载版:349美元
  • 以前的Pro Tools HD升级到Pro Tools HD 9盒装版:349美元
  • 以前的Pro Tools HD升级到Pro Tools HD 9+Instrument Expansion Pack盒装版:648美元
  • Pro Tools HD 9不提供单独销售(当然了,你没HD硬件买HD版的干嘛?)
  • Complete Production Toolkit 2:1995美元
  • 在10月4日之后购买/注册Pro Tools HD 8升级或Pro Tools|HD系统,可免费获得Pro Tools HD 9
  • iLok狗需要单独购买(如果你没有的话)

文章出处 http://www.midifan.com/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共有 28 条评论